纵观沈阳高端百货的地理位置划分,太原街集中了美美、新世界、中兴三大店,卓展、西武则在金廊的南北两端遥相呼应。这些奢侈品卖场中,美美最晚开业,却带入了如DKNY、D&G、MARC by MARC JACOBS、COPPELIA等10余个沈阳人原来没有见过的品牌,然而这些品牌虽然在国际上已经声名显赫,但在沈阳市场上却并没有对消费者构成太大的吸引力。“换句话来说,沈阳绝大多数奢侈品消费者对美美引进的品牌不是很感冒。”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
事实上,早在沈阳美美百货开业之初,有媒体就曾经将这个问题抛给其总经理陈金琥。不过,陈金琥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最初国人去香港地区采购,后来逐步走向欧美,他们在欧美接触奢侈品牌,接受品牌教育,对品牌的认可,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深远。即使现在有奢侈品牌没有被沈阳消费者接受,原因应该是产品本身还没有适应沈阳消费群体的需求。
显然,“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模式成为了美美在沈阳市场争夺消费群体的一把利器,不过现在来看,这把利器更像是一柄“双刃剑”。陈金琥所说的沈阳消费者“接受品牌教育”的过程似乎还任重道远。
激战正酣
“沈阳有奢侈品消费的能力,却没有奢侈品消费的土壤。”一家奢侈品品牌沈阳负责人认为,国外奢侈品文化体现的是“张扬自我个性”;沈阳人购买奢侈品,穿戴在身上,希望有明显的标志,可以让他人认识,以示尊贵。LV、GUCCI这样带有明显标志、尺寸又大的品牌,正好符合了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因此成为沈阳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品牌。“反观美美百货品牌相对认知度低,商场的体量太小,各档次品牌差异不大;比如说中兴或是卓展,我不买奢侈品可以看看别的中档的品牌,选择度就要大的多。”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美美百货在经营模式上的“固执”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尽管沈阳奢侈品消费逐年增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各大奢侈品商场都呈现了热销现象。对于沈阳市场,业界有“消费市场还未达到可以养活多个奢侈品商场”言论。即便是目前在沈阳奢侈品销售业绩最好的卓展购物中心负责人也出言谨慎:“有规模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还待形成,偶尔购买一个LV包或者一件GUCCI服装,普通消费者也能承受得起,但是动辄几千或是上万元买件衣服,就是再喜欢打扮的小姑娘也不会把它作为一种常规消费方式的。”
市场何时饱和?这种潜意识的担忧逐渐在沈阳各家奢侈品品牌经销商头脑中萌生。当恒隆广场破土动工,华润万象城进入招商之际,沈阳奢侈品市场似乎正在上演一场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
而在沈阳今年预计开业的25家商场中,记者注意到已经开业的恒隆广场和尚未开业的世茂,即将开业的万象城、龙之梦、星摩尔均引入了奢侈品品牌这一概念吸引消费者眼球。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既是经营高端品牌又要做综合性购物中心。
这种超大体量的购物中心扎堆开业,对沈阳消费市场以及项目本身的招商工作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商场开业最大的难点就是招商,招商好了开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即将开业的商场都为了招商的工作而挠头,有的甚至已经因为招商不到位推迟了开业的时间。”沈阳消费网总编辑李佳蔚说。“但现在,对于陷入困境的沈阳美美百货来说,隐患早在它的招商过程中就埋下了伏笔。”太原街商圈的一位商场企划认为,沈阳美美百货的最初招商并不算成功,再加上过高的销售预期和后期僵硬呆板的营销手段,以及管理过程中对品牌经销商的牛气和高傲,这些都是导致品牌撤离、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 九问美美
昨日上午,就美美百货在沈阳遭遇的各种传言和猜测,记者以传真形式给沈阳美美百货发去了书面采访函,希望做进一步的核实与采访,但直到昨天下午4点记者截稿时,仍然没有得到正面答复,沈阳美美百货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老总不在沈阳,我们已将采访问题电传到香港总部,9月1日将就相关问题做出回应。”
记者对沈阳美美百货提出的相关采访问题和核实内容如下:
一、沈阳美美百货自2008年12月份进入沈阳市场以来,有众多品牌经销商相继撤柜,对此,有部分经销商向本报反映,主要是因为沈阳美美百货扣点高、客流量稀少、营销模式僵化等原因造成的。沈阳美美百货是如何看待这三种观点的?
二、目前,发生在沈阳美美百货内的品牌撤离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三、沈阳美美百货在沈阳开业至今尚不足两年时间。请问,沈阳美美百货的销售业绩是否达到既定预期?
共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来源:时代商报 田勇 侯凯航 李安凤 责编:筱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