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观察,在大上海起家的老牌子,元祖和克里斯廷面包,已经转进二线城市。而由台商蔡秉融经营了11年、目前台资烘焙店中,档次最高的宜芝多(Ichido)面包,去年营业额约新台币10亿元;今年在日本前五大面包店将全数登陆上海的激烈战况之下,将转进更金字塔顶端的市场抢生意。
去年,宜芝多不惜顶下淮海中路百坪、年租金高达人民币100万元的门市地点,和劳力士、万宝龙这些国际名店当邻居;店里卖的多数是人民币15元、比台湾还贵的面包,却人潮汹涌,消费不见手软。
诸侯经济学,得靠巷战能力称王
而在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可远眺外滩的二楼角落,宜芝多还开了一家专卖蛋糕的新品牌i-cake,全店镶嵌光芒夺目的水晶,座位用的是鬼才设计师飞利浦.史塔克设计的ghost压克力椅,一张要价新台币近万元。设备加装修费共花了人民币250万元,月租更高达人民币14万元。接下来i-cake还要开在淮海中路的卡地亚楼上。
第三波红色财富的机会,是留给更有策略的人。当市场先行者忙着升级、平移市场,台商圈都呼吁现在才要登陆的业者,不要再抢滩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了。开旗舰店还可以,但主力应该瞄准二、三线城市,才有发展空间。
“大陆是‘诸侯经济’,只要巷战能力够强,就能据地为王。”王耀辉观察。在厦门,台商经营的豪利来快餐就开了30家店,在当地小有名气。而台商陈仲宏01年成立的有意思快餐,总部在上海,当地却看不到半家店。因为他采取从乡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锁定三、四级城市拓点,三百家店从江浙延伸到河南、四川,“有意思开到哪里,都是当地的地标。”每月有一半时间在外巡店的陈仲宏说。去年有意思总部光是供应原物料的营收就有新台币4.5亿元,吸引二十家创投登门拜访,表明投资意愿。
就算敢落脚一线城市,台商也要找到突围的生存之道。07年登陆的CoCo都可,在已经杀红眼、甚至主要是台商自己砍自己人的外带饮料市场,坚持不争商业区的黄金店面,逆势在小区找点,以免获利被店租吃光,反而杀出一条血路,迅速展店450家。一茶一坐高级专员李国荣就特别留意,「就算在商业区,我算过,都可常开在马路旁进去的巷子里面第五间。」
03年成立,旗下有LA KAFFA六角咖啡、日出茶太等饮料品牌的六角国际,算是饮料市场的新生代,却采取了策略联盟的方式,分进合击大陆市场。08年,六角国际将甜品技术授权给大陆的巴贝拉义式餐厅集团,协助对方开设“果留仙”品牌,专卖绵绵冰等台湾甜品,收取分四年给付的人民币2000万元技术授权金。
接着,六角国际又和在大陆已有四千家门市的味千拉面合作,供应菜单上冰品类的原物料与技术。去年六角国际才在上海正式开出日出茶太等自有品牌门市,与技术授权、代工三线并进,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降低了登陆的风险。
“当初我怕和巴贝拉合作,心想怎么可以不挂我的品牌?怕他把市场做大了,我进不去。”后来董事长王耀辉转念一想,“中国那么大,他在上海成功,我到苏州另创一个品牌总可以吧?他还等于帮我测试市场。”
“在台湾做生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为两千三百万人的市场,只有把第二名、第三名干掉才能存活。你去看美国汉堡市场,前八大都可以存活。千万不要用岛国观点来看大陆型经济。”这是王耀辉向大陆人学来的一课,“在大陆,整个思惟要放大,只要能把公司做大,什么合作都可以。”
这两年,不少家族经营的中小型企业、小吃名店,对大陆市场跃跃欲试。和服务业共生的地产开发业,也出现了“台湾名品城”、“台湾一条街”、“台湾映象馆”等类似的美食名店街开发案,不停穿梭两岸举办说明会,吸引台商进驻。
藉由“打群架”的力量集客结市,初来乍到的台商可省下找门市的心力,不失为一个登陆的好方法。经济部长施颜祥点出,小店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只有一套经营人马,这不是去台湾馆、台湾街开店,就可以解决的。”业者必须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大陆,或为什么还不能去的理由。
共2页 上一页 [1] [2]
来源:今周刊 林孟仪 责编: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