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讯: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果)是在江苏本土成长壮大的连锁超市巨擘。从2002年开始,香港华润集团分三步控股其85%的股权,使其摇身一变,由地方国有公司变身为央企下属的子公司一员。
无论公司性质如何转变,长期以来,不变的是,苏果一直以内部职工福利的形式公开发行一种名为“苏果券”的代币券,虽然并不合法,但在南京的发行范围广泛,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认可度、通用程度和使用率颇高,甚至被称为南京的“第二人民币”。
2008年8月,一位名为丛林的南京年轻人引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的诈骗大案,将“苏果券”的非法身份和严重的危害后果曝光在公众面前。
近日,记者对这起诈骗大案进行了深度追踪和解读,揭开了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和诸多难解谜局。
3000余万诈骗大案
近日,在距2008年8月丛林被抓一年半后,该案件的受害人之一张军(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这起诈骗大案的前前后后。
张军称,丛林是经一位好友介绍认识的,据说其人神通广大,在苏果有关系,可以拿到折扣较低的“苏果券”,他曾以七五折的折扣零星拿到些“苏果券”。2008年6月下旬,丛林找到他,称有90万的“苏果券”可以六折出售,只需54万,而且钱款直接打入苏果账户,由其会计接收。张军感觉利润空间挺大,钱是苏果经手的,比较安全,便从银行取出24万现金和30万本票,亲手交给苏果扬州路店的陈姓会计和胡姓店长,并领取一张“苏果券”的订购单,上面加盖了苏果扬州路店的印章。
此后,丛林一直以华润集团查账为由推托,没有如约兑现诺言。在张军不停的催促下,丛林迫不得已拿出5万元“苏果券”,并称这5万元券尚未开通,暂不能使用。张军告诉记者,拿到手的5万元券是废券,余下的85万元“苏果券”直到丛林被抓进去后也没有拿到。
张军坚持去苏果总部和相关政府部门讨要说法。在不断上访的过程中,他碰到了与其有相同遭遇的数十位受害者。这数十位受害者,均以八折左右的折扣,分别购买了800多万、620万、340万等数额不同的“苏果券”,最低额度也在20万元左右,总计涉案金额高达3000多万元。
受害者马建设(化名)说,他们的钱款都是直接打进苏果账户或者交到苏果门店的店长或会计手中的,在丛林这位“倒券掮客”的辗转腾挪下,一共有苏果扬州路店、解放路店、黄浦路店和马鞍山路店等四家店面、数十个家庭及无数个间接受影响的下游个体消费者卷入其中。
据知情人透露,“苏果”相关人员之所以不遗余力地介入其中,是由于其财务和管理上存在漏洞,在“苏果券”早期销售的过程中,丛林曾赊出大批“苏果券”销售,由此欠下苏果巨额债务,华润集团在检查时发现漏洞,苏果相关人员便开始向丛林追讨巨额欠款并帮助其想方设法回款。
苏果角色争议
面对该起诈骗案中的责任认定,受害者认为,“苏果”参与诈骗,他们有些人的钱款是直接交给苏果总部一位财务副总的,至少苏果下属门店的相关工作人员参与了合谋诈骗。而苏果却认为,它也是受害者,遭到丛林的诈骗,至今还有余款未能追回。
受害者吴小林(化名)认为,苏果四家门店的店长和会计均涉嫌与丛林合谋卷入诈骗案中,因为他们与丛林一起出面销售“苏果券”,接受钱款和票据,并开具有苏果相关门店印章的订购单,如今这些人或被内部处分,或被取保候审。
马建设告诉记者,他们信赖的是苏果,认可的是苏果,如果没有苏果介入,他们是不会如此轻信丛林并上当受骗的。
张军说,苏果还涉嫌发布虚假信息,掩盖事实真相,本来通过丛林渠道流出来的“苏果券”没有开通,不能使用,但当市民拿着不能使用的“苏果券”去门店讨说法时,苏果却声称是计算机故障造成的,没有向社会说明真实情况,造成此种“苏果券”继续销售,危害社会。此后,“苏果”还以换券的名义召回大量未开通的苏果券。“这不是合谋诈骗又是什么?”
卷入诈骗案漩涡中的苏果异常沉默。苏果宣传联络科科长胡西峰面对记者采访,不愿多谈,只是表示,苏果和那些被骗者一样,也是受害者。
“苏果券”的灰色利益空间
记者了解到,苏果发行的这种券俗称“苏果券”,其正式名称为“苏果特约单位福利证”,每张面值为50元,背面印着持有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截止日期,且规定“本证只限职工福利,专人专用”,但实际上只是掩人耳目,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买卖和使用。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苏果券”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是苏果内部员工的,有时,一个内部员工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可以发行出价值高达几百万元的“苏果券”,并且,苏果下属的各大门店都有销售这种券的指标和任务。
在古城南京,这种“苏果券”颇受欢迎,流通范围较广。逢年过节,各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乐意购买大量的“苏果券”作为职工福利发放,另有一些人会购买这种“苏果券”用来送礼,既经济实惠,又体面便捷。
一位李姓市民告诉记者,在南京,不少行业都认可“苏果券”,其甚至被称为南京的“第二人民币”,通用范围颇广,并不仅限于在苏果各大门店使用,他曾经用“苏果券”在小商店买过烟酒,在农贸市场买过菜。去年8月份,他在夫子庙购买一口价值2300元的鱼缸,他支付了2400元“苏果券”,商店老板也同意。
正是由于“苏果券”这种较大范围的流通程度,不少人依附于经营和回收“苏果券”生存,在此生物链条上,滋生出一系列灰色利益空间。
马建设告诉记者,在南京,“苏果券”流通已久,1998年-2003年,国务院纠风办、央行和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多次联合发文,严禁发行使用各种代币券、卡时,曾对这种违反《银行法》的非法行为予以打击,“苏果券”一度暂停使用,但风声过后又死灰复燃。
记者了解到,除了苏果,南京还有很多商场都会发行具有代币券性质的购物储值卡。依附“苏果券”和各种储值卡,就出现了一批职业化的“倒券掮客”,他们专门从事回收和出售卡券的业务,从中赚取差价。如果关系过硬,也有人直接从商场和超市大批量低折扣拿卡拿券,再向这条生物链的下游转售,这样做利润空间更大,丛林就属于后一种“倒券掮客”。
另据了解,还有一些与超市做生意的经销商,购买打折“苏果券”的目的是为了“倒货”。一位经销家用电器的商户对记者说,他以九二折甚至八八折的折扣购买到“苏果券”后,在苏果各家门店打折促销时,用这些券购买他所代理的打折促销产品,随后以更低的价格卖给其他经销商,这样做可以提高他所代理的产品销量,得到厂家更多返点。而买进卖出过程中所支付的价差,正好可以通过折扣价格购买“苏果券”来弥补。比如他以800元的价格从苏果购得一台品牌为自己所代理的洗衣机,再以750元的价格卖给其他经销商,因为价格低于批发价,其他经销商肯定疯抢,而50元的价差,正好可以在折扣购买“苏果券”时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