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讯:11月21日,深交所公开谴责深国商大股东违背12个月内不减持的承诺,违反证券法关于收购股份达5%红线即不能反向交易的相关条文,这些行为将被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深国商,这家当年辉煌的老国企,一时黯然。
可以“共患难”,但不“同富贵”
很多深圳的第一代淘金者都记得深国商当年远播的名气。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深圳国资旗下的特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特发集团”)独资兴办了深圳国际商场,即深国商的前身。
作为老字号百货企业,深国商曾经相当辉煌——利用早年特区的优惠政策,大量进口消费品以满足当时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深国商也因此创造了零售业的奇迹:“开业一年赚回一个国商”。
在上世纪80年代,深国商被称为“国门第一商”,也被誉为“深圳橱窗”。用公司老员工的话来说,1983年到1991年简直就是“坐着收钱的黄金时期”。
但从1995年左右开始,百货业风光不再。尤其2004年我国开始对外资全面开放零售业后,国内的传统百货雪上加霜。
正是此时,深国商先后在1995年和1996年分别于B股和A股上市,成为深圳本地唯一零售商业类上市公司。
翻阅深国商历年来的财务报告,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报告中都会提到“外资商业巨头大举进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竞争力不够,导致遭遇经营困难,并致使商业零售收入下降”等问题,而且部分年份出现亏损或仅是微利。
投资者几乎没有从深国商的成长中分享到好处。上市后,除了1995年、1996年和1999年有分红外,其他的11年里都没有利润分配。一位多年持有大量深国商股票的股民向记者表示,当年股市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国企解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大股民都无法分享“困难的”上市公司利润,只能通过买卖股票的差价获利。
谁的深国商
这时候,深国商的大股东却变幻不定。
与早年众多国有股绝对“一股独大”的情况不同,深国商上市后一直存在股权分散的情况。
代表国有资本的第一大股东特发集团,一直不温不火持有深国商19.03%的股份,这一比例在深国商1999年最后一次分红除权维持到股权分置改革前的2006年。
而第二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下称“和昌父子”)经过多次增持B股后,其在总股数中占比达到13.7%。
在如火如荼的股权分置改革中,深国商2006年初实施了股改方案——控股的特发集团向小股东送了作为补偿的股票后,其持股比例跌到了13.28%,沦落为第二大股东。
据知情人士透露,深圳国资的思路是要退出所有竞争性行业。所以特发集团还要继续“退隐”,不断减持股份。到了2008年末,其持股比例降到9.76%。
此时的深国商已经被资本市场甚为活跃的“茂业系”盯上了。
从2008年10月开始,深圳首富黄茂如旗下的“茂业系”通过二级市场连续购入深国商股份,直至持股比例达13.18%,逼近第一大股东和昌父子的13.7%股份。“茂业系”欲控股深国商的野心显而易见。
但深国商将深圳百货同行茂业的举动认定为“恶意收购”,并先后启动了两次反收购行动:一次是董事会提出在公司章程中增加“毒丸计划”的反收购条款,但因违反相关法规而被叫停;一次是试图通过限制董事会改组来狙击敌意收购,但在股东大会上遭遇去意已决的特发集团在关键时刻投了弃权票,因此未能将茂业拒之门外。
从特发集团看来,随着特发“退居二线”后,股权松散的深国商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即董事会说了不算,管理层的经理人掌控实权,会做出与股东利益不一致的行动。
例如,2007年4月深国商提出的《关于员工认购晶岛铺位以实施激励方案》凸显了股东与管理层的矛盾:根据该方案,公司副经理以上管理层可以1.5万-1.6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共计认购晶岛商铺1400平方米,然而该地段的商铺均价已超过4万/平方米。深国商有关人士表示,经过双方反复拉锯博弈后,最后处理的结果可能是不实施方案,而是出资的管理人员获得相应赔偿。
到了今年4月,第一大股东和昌父子将其13.7%股份悉数售予香港百利亚太投资公司——一家成立才2个月、注册资本仅1万港元的壳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由秘鲁籍华人张化冰、张晶父女掌控的湖北冰晶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冰晶实业”)。接着,和昌父子还将其名下的晶岛项目40%股权转让给国学大师南怀瑾之子南国熙旗下南亚基金。
至此,与深国商结缘近20年的特发集团和和昌父子都已让位,茂业系也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