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债务的远水与近渴
巨额债务将是横亘在正弘置业面前的一大重要难题。
一位曾参与重组的债权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包括金基不动产在内的“思达系”银行贷款为15.9亿元,其中金基不动产在7亿元左右,金基不动产以对外担保形式吸收“高息”资金15亿元以上,再加上拖欠施工费用、工人工资、业主违约金、债务利息等,时至今日,总数可能逾40亿元。
正弘置业李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08年年底,正弘置业已经以委托贷款的形式投入了1.8亿元;2009年6月17日前,打入政府工作小组专项账号2亿元;在7月、8月,正弘置业准备再投入3亿元,这些是正弘置业的自有资金,合计约7亿元。而正弘置业手头还拥有银行2亿元的授信额度没有使用,随时可以继续投入。
上述那位参与过重组的债权人根据其去年12月底的调查结果,给记者细算了一笔账:根据建筑合同,蓝堡湾项目完工还需3.89亿元(不含精装修),数码国际公寓则需2.89亿元(含精装修),优典也还需2.4亿元才能交房。“近半年,上述三个项目基本没怎么施工,除此之外,业主违约金每月需要1000万元左右,建筑队约1亿元左右的垫资以及债权人18%的利息。”
据了解,正弘置业先将7亿元投入到在建项目当中,后期的现金流则靠明年5月的现房销售加以盘活,之后再来逐步解决债权人问题。
然而,记者从丁积武那里了解到,现在的18栋在建工程和剩余的280亩土地,要么在业主手中、要么在银行质押、要么在法院查封,房子建好后,没有一套是属于正弘置业的,“即便房子建好了,谁敢买,谁又会买?”
丁积武还指出,目前,金基不动产大约还有10亿元左右的无资产担保债务,这些债权持有人也在盯着一切机会寻找可对应的资产查封,“有可能解封一点,又会查封一点。”
利益纠结越缠越紧
金基不动产重组最大的阻力则是债权人之间的“争权夺利”,从而导致整个重组的不透明、不公正。目前形成的李向清和刘双河重组“组合”也颇受争议。
据了解,李向清目前为正弘置业董事长,刘双河任副董事长。
据了解,金基不动产的债权分别被三类人持有:以河南省中小担保为首的机构债权人、以汪远思旧部刘双河为首的“思达系”债权人、以郑州汽配大世界丁积武为首的个人无资产查封的债权人。
丁积武对此也坦言,金基不动产的社会资金进入的三种渠道是通过思达高科(约7.4亿)、通过东鑫投资担保的实际控制人冯利华(约4.9亿)以及思达系原思达董事长李建华(约4.5亿)进入。去年8、9、10月,从“思达高科线”进入的约3.9亿元资金“去向不明”。
丁积武说,“这3.9亿元是社会融资,是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坚决不能动。”
那位曾参与过重组的债权人代表,向记者描述了他对刘双河的猜想:“刘双河可能借汪远思赶走了金基不动产的11个原始股东,又通过省中小等三大债权机构赶走了汪远思,再通过小债权人把三大债权机构赶出金基董事会,最后则通过正弘置业取得小债权人手中85%的股份,从而实现用隐藏资金换取金基不动产的大股东地位。”
这种猜想透出了金基不动产债权深水里暗潮汹涌,同时也把李向清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没有接盘之前,李向清想的是如何吃高息,接盘之后,又想着如何杀价。”这位债权人代表透露,通过刘双河的“大股东路线图”,李向清此前1.8亿的债权或已虚增至2.3亿元左右,超过江苏曙光成为金基不动产的最大债权人,并实现“黄袍加身”。
对于这些争议,李向清不愿接受采访,只是书面回应说,债权或者债务问题虽然是金基不动产的最主要问题,却不是眼前最紧要的问题,业主、债权人、金基不动产,这三者是利益共同体。李向清还曾向媒体透露,目前涉及金基不动产债权问题的起诉案件已经90多起,也就是说债权问题已经是法律问题。
对于目前的重组现状,丁积武则直言,“如果这样下去,金基不动产的重组正在走向死胡同。”他认为,成立债权人大会才是盘活思达系及金基不动产的唯一出路。“只要接盘人不要那么贪,所有债权人就能达成共识”。
思达地产系或者说金基不动产的重组之路荆棘丛生,利益纠结未见清晰,却似乎越缠越紧。
共2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