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讯:近日,央行上海总部下发通知,要求沪上包括网上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在内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在7月31日前到央行上海总部完成登记手续,此次摸底涵盖了SMART卡、联华OK卡等市民所熟悉的购物卡。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不仅上海地区,全国各地区央行分行都已陆续启动该工作,摸底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情况。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本月初央行上海总部已召集特定非金融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开会,就登记范围、填制要求、调查确认等事项提出具体要求。4月中旬,央行总行已发布公告,明令各地分行启动摸底工作。
在下发的文件中,央行上海总部称,“此举主要是为了掌握上海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情况,完善支付服务市场监管政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进一步解读道,由于近年来购物卡的使用范围和规模日趋扩大,因此央行此次摸底是为了掌握“电子货币”的规模,防止由于发行量过大而扰乱了基础货币体系,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以联华OK卡为例,其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使用范围已经涵盖大卖场、百货、医药、旅行社等24个类型、近8000个商户。在市民中间,不少人甚至称联华OK卡为“第二人民币”。
“作为担任着货币发行职能的央行,必须控制好货币发行量、控制货币政策。”孙立坚分析,目前“电子货币”已成规模且充当了一定的货币职能,因此央行必须掌握并监控其规模,这样可以适当减少基础货币,即人民币的发行量。对国家而言,如果基础货币发行过多,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孙立坚进而提出了一种目前在业界,乃至决策层广泛考虑的设想:统一规范购物卡等“电子货币”,并使它们之间实现可替代。“借鉴台湾正在尝试的购物‘一卡通’,电子货币将来的趋势应当是整合为一张卡。”他认为,此设想也比较符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便利的形象,可使普通市民的消费生活更为便捷。
责任编辑: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