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讯:6月9日,公告,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技)、深圳中航城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航发展)内含的地产业务,以托管的形式交给深圳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从2002年开始,中航集团整合其地产业务,终于宣告完成。中航地产明确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物业经营与管理业务、酒店经营与管理业务为两翼的发展战略。
此前的6月5日,中航地产定向增发约26000万股,融资约22亿元,潜在可开发土地资源极为丰富的中航国际将成为实质控制人,控股比例将从41%提升至73%,中航地产也将由中航技深圳公司控股的地产公司,升级为由中航技深圳公司的大股东中航国际直接控股的地产公司。对于中航地产来说,其控股股东升级为潜在土地资源极为丰富的中航国际,成为典型的资产型公司。
近80万平方米项目入账
此次托管是中航国际集团对地产业务整合的最后一步。整合的项目中,最主要的是中航技和中航发展持股的地产业务。
托管项目包括深圳中航苑共计规划建筑面积为32.47万平方米的7块地,以及深圳渔农村旧城改造项目、深圳龙华项目,以及位于北京后海的四合院项目。上述九个项目的合计规划建筑面积为79.95万平方米,权益建面为65万平方米。涉及到的后续投资约为77.78亿元。最为重要的托管项目是中航技100%控股的华城置业开发的“深圳中航城”项目。该项将成为以商业地产综合开发为模式的中航地产样本项目。
华城置业是专为中航城项目成立的项目公司。根据华城置业编制的开发规划,G/M、H地块是“深圳中航城”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G/M地块定位于餐饮/酒吧及展示型旗舰店,H地块定位于时尚运动数码购物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深圳中航董事长、总经理吴光权表示,中航地产的此次整合,一方面,这是实现地产业务发展,匹配中航工业集团地产业务整合的需要。只有完成内部管理整合,才能尽快实现资产的重组和增发,建立公司业务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它能帮助中航地产建立核心能力,提升专业度,优化组织架构,降低运营成本,形成竞争优势。
三步整合之路
2003年,深圳中航启动了重组的第一步。将中航物业和南光物业这两个公司进行整合,成立了今天的中航物业。
第二步是酒店整合。2004年以前,深圳中航旗下的酒店业务分别以上海宾馆和格兰云天两个品牌进行运作管理。2005年6月,位于深圳的花园格兰云天——第一家格兰云天品牌的分店开业,接着格兰云天品牌酒店在上海、北京、西安、江西等开业,成为酒店的主要品牌。
最为复杂的是第三步的地产业务整合。2006年,中航地产与深南光进行了第一次内部整合,将中航地产除中航城项目外的其他项目整体平移至上市公司深南光旗下,并增设下属子公司深圳中航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原中航地产更名为深圳中航城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11月,深南光正式更名为中航地产股份,明确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的发展战略。
2009年,深圳中航的地产业务进行了全面整合,中航地产股份及其子公司中航地产发展,与中航城公司统一整合为中航地产。至此,深圳中航地产业务的重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
按照委托经营管理的约定,委托的项目采取全权委托方式,中航技以及中航发展委托中航地产对以上地产项目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其权限包括甲方权限范围内的日常经营管理决策权、机构设置权、员工聘免奖惩权、薪酬福利分配权。
这一委托经营管理的实质,是在中航技深圳公司体系内,实现以中航地产为唯一的地产平台的人员/组织/资产和业务架构的重组。
根据券商的调查显示,上述九个项目除了本次定项增发注入的航苑 G/M/H地块外,其他6个项目尚有没有拆迁完或有未交完地价的情况,也即这些项目暂时还未到可即刻开发的阶段。这也是公司并没有采取定向增发的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项目的主要原因。因此上述几个项目对上市公司近一两年的业绩,并不会带来较为明显的改善。
责任编辑: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