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街网讯:家得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进入2009年,与很多行业一样,零售行业同样面临业绩下滑、收缩战线的压力。在中国市场上,被广为关注的此类调整有三次,分别是家得宝、沃尔玛和百安居。
与家得宝一直是竞争对手的百安居,或许可成为家得宝“调整战略”时的学习对象。1999年即已进入中国市场的百安居,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家居零售企业。在分享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多年的高速增长后,2008年,百安居中国业务录得超过5亿元的亏损。
在此背景下,2009年3月20日,百安居宣布了一项“中国业务重整计划”,核心内容便是,关闭现有63家门店中的22家。可想而知的是,一场较大规模的裁员不可避免,百安居要处理的“员工问题”显然比家得宝更大。
但是,由于百安居在员工、消费者以及媒体得到消息前,公开、系统的宣布了上述调整计划,这个消息被相对平静的接受了。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获知裁员消息后,百安居员工大多将注意力转向裁员赔偿,而非对管理层和公司表达愤怒。即使对“亏损、裁员、收缩战线”比较敏感的市场,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也更侧重于了解百安居的调整方向。
值得家得宝引以为戒的,则是沃尔玛的做法。在劳资关系问题上,沃尔玛之中是外界诟病的焦点,包括在其总部美国,对它的这方面指责从来没有间断。
4月中旬,在沃尔玛中国的主要门店,超过半数中层突然被人力资源私下谈话,给予“优化三选一”,即降职降薪、申请去新开门店(成果概率极低)或“N+1”赔偿离职。
甚至,据记者了解,在找“优化对象”谈话时,部分沃尔玛人力资源人士采取了一些不太恰当的暗示:上述“N+1”的法定赔偿,也被他们称之为“额外奖励”。
此事在沃尔玛员工中激起巨大抵触情绪,专家则指出,沃尔玛不仅在操作中存在一些法律失误,并且,沃尔玛中国总部在消息被公开后,也迟迟未与相关员工进行正面沟通。目前,经过工会调解,沃尔玛的这次“优化”不了了之。
虽然沃尔玛凭着“天天低价”拥有的稳定消费者,可能不会因为这次难堪的曝光而改变消费习惯。但记者也了解到,不少沃尔玛门店中层因此事意兴阑珊、萌生去意,甚至业内其他从业者对沃尔玛观感也降至谷底。很难保证,日后经济形势好转、沃尔玛大肆扩张,需要大量用人之际,不会感受到此次风波的后遗症。
同为战略调整,百安居与沃尔玛调整的顺利程度,得到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如果因为经济环境和公司财务压力,家得宝日后需要“进一步调整”,两位同行的前车之鉴值得好好揣摩。
责任编辑: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