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联街网 >> 商报 >> 企业 >> 零售商家 >> 正文
浙江外婆家餐饮围剿省内28家“狼外婆”
LinkMall.Cn 2008-11-10 每日商报   评论

 

7月29日,此案在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这是“真外婆”省内维权的第一战。在法院的主持下,原、被告当庭达成调解意向。三家“假外婆”分别赔偿“真外婆”不同额度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三个“假外婆”还必须在一个月时间内拆除带有“外婆家”标志的店面招牌和店外装饰,并立即销毁带有“外婆家”标志的店内装饰、餐具、点菜单、订餐卡等酒店用品。

 

“在浙江省范围内,我们一共将10家恶意的、影响和规模较大的‘假外婆’告上法庭。”瞿似龙说。目前,公司向各地法院起诉假冒的“外婆家”,已结案的七家均是法院主持调解的结果。

 

“大部分官司我们同意调解,因为比起判决,调解能速战速决。我们打假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维护自己的品牌,让假冒者尽快摘掉‘外婆家’的牌子。”瞿似龙说。

 

兵法三:借助外力,放大打假效果

 

 

 

“外婆家”打假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打假之初,为了摸清“敌情”,“外婆家”在杭州一家媒体上刊登了有奖举报公告,得到了各地热心“粉丝”的积极响应,接到上百个举报电话和信件,为“外婆家”的实地摸底奠定了基础。

 

在实质性打假阶段,“外婆家”则委托律师事务所和商标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代理。

 

此外,“外婆家”的打假还取得了省工商局的支持。“外婆家”带着28家“狼外婆”的假冒证据,向省工商局相关部门作了汇报,厚厚的一叠证据引起了省工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3日,省工商局专门下发了《交办案件通知书》,同时相应附上了假“外婆家”的照片及相关资料。该通知书要求各地工商局依法处理“外婆家”商标的被侵权案,并要求将处理结果于7月31日前上报,这有力地推动了“外婆家”的打假工作。目前各地工商部门已结案的有8家,其余尚在办理中。

 

“外婆家”打假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嘉兴的《南湖晚报》、《温州日报》和《中国知识产权报》都进行了跟踪关注。宁波的打假案宣判后,“外婆家”打算召开新闻发布会,广而告之。

 

虽然屡战屡胜,但省内打假只是开了个头,厦门武汉南京等全国很多地方都潜伏着假冒的“外婆家”。看来,“外婆家”的商标打假很可能成为持久战。

 

■律师建议

降低打假成本,抬升违法成本

 

 

 

假冒“外婆家”注册商标的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利益驱使,二是目前违法成本过低。

 

浙江餐饮企业的商标保护方面确有不足之处,而事后维权的程序往往繁琐且成本较高,很多企业因此不愿或者不敢去打假。其实在诉讼请求中,可以将维权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包括律师费等要求侵权方支付,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是有规定的。即使最后法院调解,也要保证自己维权不亏本。反过来,要加大假冒者的违法成本,尽可能地动用刑事方面的力量,由公安部门介入侦查,追究假冒者的刑事责任。

 

此外,在维权过程中,可以向法院争取认定“外婆家”为驰名商标,这样可以得到国家更有力的保护。其次应及时地督促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假冒违法行为,避免单打独斗。

 

此案也提醒了餐饮企业,商标、企业字号最好统一。将他人的注册商标作为自己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加以使用,试图以打“擦边球”方式“搭便车”、“趟浑水”的做法,近年来已成为一些企业侵犯他人商标权的新手段。

 

“外婆家”打假案中,法庭上争辩的焦点集中在被告是主观故意利用“外婆家”的商业声誉,还是不规范使用自身字号这一问题上。“外婆家”和“浙江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商标和字号是统一的,法律事实是清楚的,所以在打假案件中胜出是必然的。

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inkmall

【郑重声明】此文不代表联街网商报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
·浙江外婆家餐饮4年注册20个注册商标 2009年11月10日
·杭帮餐饮跟着商场开新店 外婆家想上市 2009年11月02日
·杭州外婆家将开快餐店取名“第二乐章” 2009年07月27日
·外婆家:走“混搭路线”的意外收获 2008年05月23日
搜索更多: 外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