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学适应“气象干旱”常态化十分重要。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生产了全国58%的粮食和75%以上的牛羊肉,也覆盖了70%以上的生态脆弱区,地位十分重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旱地农业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的意义重大。
“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总体温高雨少,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少。但降水空间差异明显,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9月上旬,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今年夏季我国气候回顾报告,其核心结论是:高温干旱强势来袭,极端事件强发多发。
面对强发多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何积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科技力量又应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两大策略缺一不可
今年长江全流域大旱与2006年的川渝大旱原因类似,都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的长江流域主汛期出现枯水现象。得益于水利工程对于缓解旱情、保障区域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旱情的风险仍然总体可控。
“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仍是难以扭转的趋势。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积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变得尤为重要。”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主任陆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采取有效的适应行动,将有效降低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进行统筹谋划部署,明确“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陆波看来,面对今年夏季持续严重的干旱,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是打造应对极端干旱的“硬”手段。而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则是提升应对极端干旱的“软”实力。
陆波认为,科学适应“气象干旱”常态化十分重要。我国北方旱地农业区生产了全国58%的粮食和75%以上的牛羊肉,也覆盖了70%以上的生态脆弱区,地位十分重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旱地农业发展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的意义重大。
最新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北方旱地主要作物种植西扩北移1—2个经纬度。同时,受作物种植、生育期变化与降水减少、干旱频发重发多因素互相作用,作物降水满足率降低超过5%。
“建立一种能适应干旱变化的应变减灾工作体系,健全干旱灾害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推广抗旱适水等种植技术,加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技术培训,可以有效减轻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陆波说。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极端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