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或成为太空旅游大发展元年
众所周知,宇航员的选拔极为苛刻,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那么,游客遨游太空,对身体条件有要求吗?
吴季指出,与需要进行相关操作和试验的宇航员不同,游客只需要“玩儿”即可,因此对身体的要求远不如宇航员严苛。通常,游客身体没有严重基础性疾病(诸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即可。
“此外,太空游客上太空之前还要经过必要的训练,但训练时间和强度根据旅游种类各有不同。”庞之浩举例,对亚轨道旅游,因为时间较短,从起飞到降落大约只需要2.5小时,因此太空游客仅需经过几天训练就能满足条件。轨道飞行旅游的训练时间相对较长。因为目前实现轨道飞行的太空旅游工具主要是国际空间站,游客要在国际空间站长时间生活,必须掌握在太空中吃、喝、睡等生活技能,这些都需要专业化训练。但与专业宇航员相比,游客的训练项目的强度和时长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可见,身体因素不是最大困扰。庞之浩指出,太空旅游推广普及的关键点有三个:一是降低成本,二是保证安全,三是获得享受。在他看来,2800万美元一张的亚轨道飞行“船票”还是太贵了,没有做到物有所值。
太空旅游“平民化”还要等多久?
庞之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有关专家预计,20年后中国人有望实现“太空旅游”。
吴季则持有更为乐观的观点。“如果未来几次商业载人任务尝试获得成功,安全性得到一定验证后,预计市场很快就会迎来大规模的太空旅游项目。今年很可能就是全球太空旅游大发展的元年。”吴季说。
庞之浩指出,太空旅游既能够带来一定的商业利益,也能够带动航天医学等科技进步,还能够满足更多人探索太空的愿望,激发大众关注航天的热情、拓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同时,太空旅游的出现本身就是航天技术逐步成熟的表现。
“从更高的高度看地球,意义非凡。这是太空带给人类的启示。”吴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几乎所有从太空回归的宇航员都是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保护地球环境的守卫者。
当流云奔涌的大气层在脚下翻腾,浩渺无垠的宇宙被尽收眼底,你会发现,人类如此渺小,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也变得格外美丽而脆弱。“你会收获一种更大的格局,这一意义远远大于太空旅游本身。”吴季说。
来源:科技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