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刚今年43岁,经营“苏家麻辣拌”这个小店4年了,因为用料和口感讲究,店铺一个月的销售额稳定在3万元以上。
6月1日上午,苏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李克强6月1日上午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在小区对面,许多商户在店门前摆起了摊位。总理来到一家名为“苏家麻辣拌”的熟食摊前,问摊主疫情期间受了多大影响、是否享受到房租减免,员工工资能否照发等。这位个体老板说,疫情期间生意几乎没了,但房租减免了4个月,总算渡过了难关。现在经营基本恢复了正常,加上又允许在店外摆摊,很受市民的欢迎,人气慢慢回来了。
面对围拢过来的商户和摊主,李克强关切地询问前几个月收入降没降,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概念股顺势大涨,摆地摊相关配套产品也开始走俏。从6月1日开始,小商品城、银都股份、茂业商业等地摊经济概念股连续两日涨停;五菱汽车宣布推出“摆摊神车”后,3日股价一度涨幅超过120%;阿里新批发平台1688上,运货手推车最近一周销量猛增;网络上出现各种版本的“新摊主速成攻略”。
根据媒体的报道,成都、郑州、南京、青岛等城市都陆续提出放开地摊经济,允许有条件的餐厅外摆。支付宝方面透露,最近一段时间平均每天都有十几万人新开通收钱码做生意。
“地摊经济”火了,落到每个人头上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我们来看一下苏刚们的变化。
“我在店门口支了个摊,生意比疫情前好了三成”
面对今年初突然而来的疫情,苏刚的“苏家麻辣拌”几乎失去了全部收入,甚至3月重新开业的时候,每天的销量依然只有十几单。
苏刚不得不转变经营思路,从网上买了真空塑封机、灌装机,把食材和调料分开放,做成真空包装给周边小区团购派送,这才让生意有了起色。
店开起来了,街上人多了,外卖订单也在增长,制作食材、打包商品、送货上门……苏刚带着店员们从每天早上9点忙到晚上7点。但疫情让人们对食品卫生的警惕性变高,尤其是对于街边小店出售的熟食,很多人依然处在观望态度。
苏刚的“回血计划”不得不败给人们的“固有成见”,“苏家麻辣拌”的月销售额也很难再去冲破3万关口。直到最近,他可以把店往外延伸1.5米。
摆摊后,苏刚的生意能比疫情前提高三成
从店门口向外大约三四平方米的地方,苏刚摆上了一张长桌,桌上放的是一份份真空包装好的麻辣拌和一个店铺收款码,路过的行人,挑中想要的食材,扫码付款就能直接拿走。
“允许摆摊后,小店每天的收入甚至能比疫情前提高三到四成。”苏刚说,在室外摆摊以后,过路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店里的商品,他们的新包装加上室外空气流通,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交叉感染,所以最近摊位的人气还不错。
受苏刚的启发,周边沿街的小店都将铺面延伸了1.5米,放出百货、食品等自家的“镇店之宝”。这些1.5米长的摊位,并未影响路上行人行走的舒适感,却让买家离灵活购物、卖家离恢复生意都更近了一点。
每天十几万人新开通收钱码,运货手推车卖爆
成都一个26岁女子傅傅,白天在服装公司上班,晚上出门摆地摊,“520”那天,她用自己的摆摊所得购入了一辆二手奥迪,甚至于后来,有江西小伙在社交平台看到傅傅摆地摊的视频,专门驱车去学习“摆地摊”。
在“地摊经济”成为热词以后,成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放开“地摊经济”两个月增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类似傅傅这样因地摊“致富”的案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城市、不同经历的人想去尝试“摆地摊”。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地摊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