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垃圾分类是如何落实的呢?一起去瑞士看看。
有“花园之国”美誉的瑞士也被称为欧洲的“垃圾大国”,每年瑞士人均制造的垃圾多达600公斤。在垃圾处理问题上,瑞士政府制定了细致而严苛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民众对垃圾管理的认识。
瑞士在1990年出台第一部关于垃圾处理的法规,瑞士26个州均在联邦法律总的要求下设有各自的垃圾处理规定。在瑞士,垃圾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定点回收和上门回收。比如厨余垃圾、普通生活垃圾必须使用超市购买的指定垃圾袋,放置各社区垃圾存放点;电视、电脑、家具等更是要花钱预约相关公司上门回收,或按照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放置回收。可回收利用的旧衣物、鞋子可用专门的塑料袋投进社区的衣物回收箱中,或在规定日期前放到门口,由专人收走做进一步处理和捐赠。
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瑞士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一方面是从小就开设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宣传手册、广告标语也会定期在公共场所投放。一系列涉及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的论坛和活动也常常举行,以提高民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记者 薛婧萌:在瑞士垃圾管理是非常细致的一项工作,从垃圾的分类到垃圾袋的封存管理。我现在手中拿到的这两种垃圾袋截然不同,绿色的垃圾袋是专门用于厨余垃圾以及(其他)有机的垃圾,而这个黑色的大袋子它有35L(的容积),是专门用于生活其他的垃圾。当我们把垃圾装入其中之后要将袋口紧紧地封紧,然后才扔入我身后这样的专用的垃圾桶当中,以防垃圾的脱落。
瑞士几乎所有州规定垃圾回收的费用由个人承担,贴有垃圾回收贴的垃圾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卷10个35升容量的垃圾袋价格将近20瑞郎,相当于人民币120多元。这不光是袋子的成本,实际上算是垃圾处理费,也可以说是环保税。(来源:央视网)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