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6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在繁忙的都市中,来自多方的压力与焦虑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一些商家瞅准消费者对解压、释放情绪的需求,将它们的产品与服务贴上解压、放松的标签,“治愈经济”就应运而生。
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治愈经济”
消费者被治愈的方式多种多样,“治愈经济”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比如瑜伽、健身等减压活动,或者情绪包装、答案茶等主题产品。可以说,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治愈经济”。一位消费者最近就感受到了一次“治愈”服务。在一次独自出门用餐时,店家贴心地提供了“陪吃”服务,将一个毛绒玩具摆放在她面前,并为毛绒玩具添加碗筷,让用餐者感受到被陪伴的氛围。
“治愈系”出行越来越普遍
出行方面,“治愈系”产品近年来也越来越多。比如,随着天气转暖,很多地区开始进入花期,踏青赏花成为最能治疗心灵的方式之一,相应的旅游产品也多了起来。
宠物也可减压,宠物经济早已超出你想象
除此之外,宠物也是“治愈”大军中的一分子。近年来,宠物经济的规模持续扩张,相关服务与消费也在更新迭代。一位宠物店主说,她售卖的宠物鸭全都是从国外进口,所以成本偏高,每只在1万5到2万元左右,网店的交易额平均每天在10万元左右。
国外早有“治愈经济”
财经评论员吕国舜说,“治愈经济”不是我们的原创,国外早已有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的焦虑感。
吕国舜表示:“治愈经济,其实在日本之前就比较普遍了,在日本有很多这样的店铺。比如说陪你一块吃饭,包括这种有撸猫的咖啡馆。当人均GDP水平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原本处于金字塔底部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将会让位于第三类需求,就是社交需求。直接诱发了治愈系,也决定了我们治愈经济主要服务的目的!为了让用户感受到爱,感受到归属感。”
“治愈经济”的背后是新消费的多样性
“治愈经济”从何而来,又为何日益壮大?有观点说,“治愈经济”源于“孤独”。吕国舜认为,“治愈经济”更大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观念的变化,随着消费升级,更多地会偏向于定制化、独特化和细分人群。
吕国舜说:“在我们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的同时,独特、定制、细分人群的消费体验将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种消费趋势。这并不是一种病态的经济,而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候,人们的消费趋势更加的多样化,治愈经济市场规模可能会比我们现在预估的还要大。”(央广网 记者 王建帆)
搜索更多: 治愈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