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亚文化聚集地,《LoveLive!》的媒体渠道全方位覆盖,在最大限度宣传推广的同时,用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偶像对应关系设定,吸引了偶像宅、游戏宅、动画宅、音乐宅等圈层文化的人群,成功地将不同文化背景领域的粉丝聚集在一起,最终实现了二三次元的交汇。
2017年爆火的《中国有嘻哈》,也是圈层文化在本土的第一次逆袭。
以原本被认为小众的“嘻哈”作为切入点的综艺,上线四个小时后播放总量就突破了1亿,吴亦凡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吗?”登上了微博热搜。节目从一开始的吸引嘻哈圈层和导师粉丝,到后来选手的歌曲在音乐平台上线后,横扫榜单,成功地将嘻哈文化由小众人群推向大众,最终节目以近30亿的播放量完美收官。
圈层文化看似小众,实则不然,其发展已逐渐超越自身圈层,影响主流文化。
2.每个人都寻找自己的“村落”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萨洛维在2017毕业季演讲中说,这是一个人们敲敲键盘就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同时和几百个人聊天交友的时代,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是围着互联网转,越社交越孤独。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也曾经提出来过一个概念,叫“基本孤独感”,是说我们有摆脱不了也无法被安慰的孤独。
细细体味一下,我们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候,我们明明双方在彼此沟通交流,但是我们总是“不得劲”,觉得没有感受到这场交流有什么意义,至少于我们个人没有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意义。哪怕明明我们身处闹市,哪怕明明我们亲朋为伴,好友相陪,我们还是有治愈不了的孤独感。
我们为什么会孤独?
① 现有的社交媒体看似热闹,却不完全真实
归根结底,我们离不开有温度和力量的肢体接触,而这些,社交媒体永远给不了。
② 现有社交媒体的关系可控性更强,也更冷酷
不论是熟人社交还是陌生人社交,在社交媒体上,拉黑、删除、可见设置等等,这种能主动掌控的社交,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
③ 朋友圈,真实也虚假
在社交网络,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被看见”或者“不被看见”。为了“被看见”,朋友圈成了舞台,晒幸福的,晒恩爱的,晒豪车豪宅的……一旦没有得到回应,就陷入巨大的失落或者焦虑之中。
④ 信息茧房下的群体性孤独
沉迷于网络社交,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迷恋网络游戏,成为情感机器人的依赖者,这种情况我们称为信息茧房下的“群体性孤独”。
社交“群体性孤独”会使得人们更加痴迷于互联网环境,并且心生攀比,这种不良的心态会使得其生活变得更加孤独。“群体性孤独”还会影响人们理性辨别能力的培养,对于社交“群体性孤独”的人而言,他们对于尊重和爱的需求是虚拟化的,片面地认为陌生人对于自己的点赞,就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关怀。
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这种社交的孤独和焦虑之中。
我们要如何摆脱这种状态?
① 找到社交的最佳尺度
社交是可以有一个最佳尺度的,不管是线下社交,还是线上社交,要掌握主动权。
基于Facebook的研究发现,当主动在社交网络上发起一些行为时,幸福感会更高,积极情绪会更多。
② 明确需要
明确需要通过社交网络得到什么。比如需要信息支持或者需要情感依托。
③ 社交工具的本质
看清楚社交工具的本质,有利于更好地管理社交关系。
在苏珊·平克的《村落效应》中,作者呼吁我们应该“面对面社交”。应该在面对面社交与虚拟社交之间取得平衡。既要与家人及朋友重新建立亲密的联系,又要与邻居、同事或其他人分享共同兴趣。这样可以有效改善个人生活质量及情绪,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3.社交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
风墟先生在“社交的本质”一文中提到,社交分为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是指为了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是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这种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且绝大多数人自小产生的社交行为都是源于这种共情类的需求。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一个人的心智在某方面尚未成熟独立时,或是当他生活不如意时,他需要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联结和支持。
功利社交是指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随着一个人心智的完善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会越来越注重社交的效益性。
功利社交有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有效”信息的交互传递。
这个信息是广义的,在人际交往中的如语言、情感、物质、知识等都可以包括在这个信息的范畴内。
沟通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递。而有效是功利性社交的一个基本要素。人们产生功利社交行为之前基本上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性,当我和你产生社交时,我们的交流应该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闲扯和浪费时间的各说各话。
二是较为“对等”的价值水平。
这个价值水平并不仅仅只是指社会地位。它依据的是具体情况和个人的评判标准。
功利性社交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从对方那里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是得到帮助,如果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差距极大,很清楚对方这个人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可能带来丝毫的利益,那么这段社交关系就是无价值的,所以本能地就会舍弃。
商业行为的本质是逐利,社交最终还是要回归本质。
记得新版微信推出的时候,页面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这也许是社交帝国缔造者张小龙的社交梦。
最后,未来的社交产品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永远心怀期待。
中国社交产品发展路径
1994年,中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BBS——曙光站上线。
1995年,马化腾在家搭建了慧多网深圳站点,起名Pony-soft。
1996年,求伯君在珠海架设了“西线”BBS站,雷军在北京架设了“西点”;同年,丁磊加入广州飞捷,架设了基于公网的BBS,并在上面认识了周卓林;汪延和李嵩波加入四通利方,利方在线成立,并先后开辟了“谈天说地”和“体育沙龙”版块。
1997年,中国网络论坛兴起。也就是这一年,“猫扑”问世。
1998年,西祠胡同(综合性网络社区)因“911事件”西祠网友大讨论,创下单个版块在线千人的历史记录。
1999年2月,QQ上线。这个以企鹅为标志物的即时通讯软件,适逢当年中国互联网大力发展的大环境,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一下子吸引了中国大众的眼球,在短短的几年间,席卷全中国。
2002年8月,博客中国成立。
2003年12月,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百度贴吧上线。
2005年,王兴、王慧文、赖斌强、唐阳等几位大学生创办校内网(后改名人人网),同年,杨勃创办的社区网站豆瓣上线。
2006年,校内网与5Q网强强联合,最终成功占领了校园市场;通过熟人关系的突破,SNS终究还是在中国找到了出路。
2008年3月,定位在白领圈的开心网成立,并在随后的两个月内上线了朋友买卖和争车位应用,类似朋友圈小游戏的社交裂变模式第一次出现在SNS网站上。
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
2010年四季度,QQ空间用户超过4.8亿;2013年末,QQ空间被列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社交网站。
2010年5月,腾讯微博上线。
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应用登陆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短短15天内就有超过100万人注册下载。
2010年11月20日,在工信部官方调停3Q大战的当天,“微信”项目正式启动,次年1月21日,微信上线。
2011年,陌陌上线。
2012年3月29日凌晨4点,微信用户突破1亿,历时433天。这几乎是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QQ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用了将近10年,Facebook用了5年半,Twitter用了4年。
2012年4月19日,朋友圈上线,微信完成了通信工具向社交平台的升级,基于手机的熟人社交圈正式出现,微博、人人遭到沉重打击。
2013年10月,中国的实名制商业社交平台脉脉上线。
2014年,探探上线。
2016年9月,专注年轻人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抖音上线。
2019年1月15日,王欣、张一鸣、罗永浩选择在同一天分别发布了“马桶MT”、“多闪”和“聊天宝”。“马桶MT”上线1小时就被关停。
来源: 猎云网 作者: 笔记侠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