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一个同学在家乡组建了一个车贷团队,几个人凑了几百万元,去放有车辆抵押的高利贷,利润有多高呢?反正他们可以接受月息2分的融资。这不是个例,每个城市都有,而且这些信贷行为根本不上银行的征信系统和统计局的统计。
机构在对外拆借资金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借款人在外面还有其他很多民间借贷,而这些借贷,他不说,别人也查不到。
这对民间贷款人是隐患,对于银行、P2P平台何尝不也是巨大的隐患?
2018年3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深圳成立百行征信,旨在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但笔者认为,初心是美好的,落地是困难的。
前几年,P2P里面的车贷平台也搞了一个征信联盟,但成员们都担心自己的客户被其他平台抢走,只提供失信客户的数据,所以所谓的征信联盟根本解决不了多头借债的问题。
而多头借债是消费贷人群的常态,也是最大的风险。
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近期发布的二季度去杠杆报告,中国居民杠杆率(居民负债 / GDP)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是51%,有学者认为,虽然这一数字近十年上升了很多,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还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
笔者不敢认同,国情复杂,大而宏观的数据往往掩盖了真相。真相就是从宏观上看,杠杆率不高,但是微观结构上来看,单个负债者的负债水平很高。
现金贷导流平台融360在今年8月份的信贷消费问卷调查中发现,90后已然称霸了消费贷款用户群的半壁江山,占比高达49.31%。
在不含房贷、车贷的情况下,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人群超过五成,占比50.17%。在贷款渠道方面,除了信用卡、花呗、白条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将手伸向网贷。
这几乎是在意料之中的,身边越来越多的90后们穿戴明星同款、拿着iphone手机、手捧星巴克、开着宝马大奔,但看起来很豪、很光鲜的他们,十有八九却是月月光的隐形贫困人口。
可以想见,在消费升级的背后,极大可能包含着越来越多低收入人群的“超前消费”。令人担忧的是,收入不足以支撑贷款月供引发的债务危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痛与殇,导致他们走上以贷养贷之路。调查显示,如果包括房、车贷款,还有5.44%的人群资不抵债。换句话说,每20人中,就有1人每月需要偿还的贷款比实际到手月收入还要多。
当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还不起所欠下的债务,也没有家底,于是只能靠借新还旧度日。调查数据还显示,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往前一步是深渊,退后一步是良田。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的提前消费、借贷消费可以带来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但过犹不及,如果每个月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来偿还各种贷款利息的话,幸福感一定会大幅下降。
“美酒虽好,不可贪杯”,有多少酒量喝多少酒,有多大能力借多少钱,切忌借贷无度。
来源:秦朔朋友圈 作者:求释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中银消费金融消费贷款业务曝三宗违法 遭罚款150万 捷信中国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 首单循环购买产品 分期“零利息“是噱头 警惕消费贷款陷阱 银行消费贷款审查要求穿透三层 严控流向房地产 多家中小银行暂停个人住房抵押消费贷 隐现经营策略调整 搜索更多: 消费贷 |